扁平化设计从何而来?——【设计史太浓】

 

一直关注史太浓的朋友假设持续到今天,相信对现代设计发展的脉络已经有所了解,设计发展历程有一个大特点,就是交叉与重叠,,比方一种风格从A国家诞生发展到B国家产生影响时,可能结合当地情况产生变种,同时A国家的这种风格也可能开始消退产生另一种风格,所以这些来源显得有些复杂并存在争议,但我们不纠结,毕竟不需要考试,希望大家以轻松听故事的心态来了解应用即可,今天我们来聊大名鼎鼎的扁平化风格。

 

——————————————–

 

开门见山,扁平化这种风格到底有什么特征相信做设计的各位都比较熟悉了,不需要我再赘述,简单说来,扁平化就是放弃任何能使作品突显3D效果的特性,通俗地说,设计中不使用透视、纹理、阴影等效果。

 

比方我们在花瓣上搜索扁平化风格,得到如下这些图(话说最近花瓣网不知道什么缘故挂了):

其实很多时候扁平化的流行也跟数字科技的发展有关,特别ui设计,我们从事多年网站制作的人清楚,假设文字或者图案是单纯色块的组成的话,那么是可以通过代码将其写出来的,用代码方式来创造文字跟图案或者颜色背景的好处有两种,其一是加载更快,以前4g时代没有到来时加载一张立体三维再加阴影底纹之类的图片是非常痛苦的,其二就是方便做特效及兼容浏览器大小的缩放问题,以保障视觉效果的最佳。

 

目前5g也马上来了,说不准立体三维又会风行起来,但大家的审美也已经形成了习惯,不是扁平化的设计都感觉复古或者不习惯,那么这种扁平风格到底来自什么国家,又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首先一切要从一款字体说起,那就是大名鼎鼎的Helvetica(海维提卡)字体,这款无衬线字体有以下令人击节赞赏的江湖绰号:“地球上最受欢迎的字体”;“设计师最爱用的没有之一的字体”;“世界大牌最爱的字体”;“宇宙最强的英文字体”等等:

根据统计,最少有70多个全球知名品牌使用了这款字体来做logo或者规范字体,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宝马、爱普生、芬迪、Jeep、无印良品、雀巢、松下、微软、丰田、渣打银行等世界大品牌企业的标志都使用了Helvetica(海维提卡)字体。

这些logo放在一起是否有种“全家团聚”的感觉,那么为何众多品牌都热爱这款字体呢,因为设计这款字体的设计师曾经这样来阐述他的理念:“字体应该时一个容器”,意思是字体最大的作用就是信息传达,应该像容器一般让人专注于内容。

 

Helvetica(海维提卡)的设计师就是来自瑞士的爱德华德·霍夫曼(Eduard Hoffmann)和马克斯·米耶丁格(Max Miedinger),而这款字体在拉丁文中的释义就是“瑞士的”。

这款字体其实有一个前身,叫“阿克兹登兹·格罗特斯克字体”(Akzidenz grotesk),这款字体可以追溯到1896年那么久,据闻它可能是 Walbaum (沃保尔)或者 Didot(迪德勒) 这两种衬线字体的衍生物,这款字体当中汇集了蛮多怪诞的几何元素,有突出形式感,如下图所示:

这个字体后来被一名在法国巴黎发展的瑞士设计师阿德里安选中了进行改造,创造出一套有21种不同大小字号的新无衬线体,命名为“通用体(Univers)”,这个字体的特点是21种字号的高度都是相等的,所以即便不同号的同种字体用在一起也同样清晰和谐,不至于因为字号不同而产生冲突。

而爱德华德·霍夫曼(Eduard Hoffmann)和马克斯·米耶丁格(Max Miedinger)就是基于这两款字体来创造出Helvetica(海维提卡)字体。这款无衬线字体直接导致一种风格的形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士平面设计风格(Swiss Desgn)”,这种风格就如同这款无衬线字体,讲究简单明确,重视传达功能,所以非常符合二战后整个世界的应用需求,因此很快普及全球,其中最大的推动者就是美国,原因是美国战后贸易及经济发达,这种风格通过商品流通及品牌传播让其流行,类似全世界统一一种设计语言方便大家沟通这样的模式,因此这个风格后来被概括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而大家也误会这种风格由美国开创。

 

我们可以看看一些典型的瑞士平面设计风格作品,就会发现跟如今的扁平化设计风格其实如出一辙:

假设继续追溯,这个风格其实跟包豪斯渊源很深,或者说跟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脉相承,比方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有两个关键人物,他们其实都毕业于包豪斯,分别是西奥·巴尔莫 跟马克斯比尔。

马克斯比尔大致是1927年到1929年之间在包豪斯学习,先后师从过以下这些大咖,分别是包豪斯创始人格罗比乌斯,俄国大咖热抽象代表人物康定斯基,还有纳吉、汉斯迈耶及杜斯伯格等。

 

那么瑞士平面设计风格有什么操作上的特点呢,其实关键之处就是网格,谈到网格大家是否感到很熟悉,国内知名设计师南征老师2012年曾经出过一本书叫《设计师的设计日记》,里面就有详细谈及网格设计的问题,可见这么现代的手法其实来自于80年前了。

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往往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讲究整洁、严谨、理性化、实用、追求几何学式的严谨。其实我从业网页设计已经多年,有一个阶段就经常使用网络的方式来让网页显得有一种透明的规律感,这种方式叫“六分法“,有些人习惯九分甚至十二分,但其实不管如何分,其本质上就是瑞士平面设计的网格设计法。

 

这里我们又来插播一段地理知识,最近我发现原来很多朋友居然以为瑞士跟瑞典是同一个国家,地理课明显是化学老师代课的,其实这两个国家一个在中欧,一个在北欧,中间还隔了德国、荷兰、丹麦等国家,而且瑞典比瑞士面积大致大了十倍,如图所示:

瑞典有很多经典品牌,比方:宜家、沃尔沃、伊莱克斯(Electrolux)等等,而且他们拥有一位世界级超级明星科学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了。

 

而今天的“主人公“瑞士,则以银行、军刀、手表等品牌闻名于世,关于瑞士银行的故事大家只要多看一点电影就会了解了,瑞典人做事特别认真,而在经济上他们也比瑞典发达许多,可见设计见长的国家一般都比较富有。

所以今天开始大家就不要再混淆这两个国家了。

 

我们将话题回到“瑞士平面设计风格“,这个风格是靠美国人发扬光大的,那么它到底是怎么传到美国的呢,这里有两位关键人物。

 

第一位叫诺尔马丁,他其实是一名美国人,生于1922年,并没有接受过正规设计教育的马丁1947年在美国的辛辛那提美术博物馆担任平面设计工作,所以估计是一名临时工,这个博物馆有一个小型铸字工厂及小型印刷厂,因为工作不算繁忙,马丁在这个地方肆意汪洋进行了大量的平面设计试验及探索,其中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开始在美国产生萌芽的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里阅读瑞士及其它欧洲国家的设计书刊,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及实践,他真的开始比较准确的把握到了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精髓,他利用掌握到的风格为博物馆设计了大量刊物及海报,因为风格新颖,而且简单明确获得了广大到馆的观众一致好评,由此正式让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在美国较为成功的展露。

 

而另一位关键人物叫鲁道夫·德·哈拉克,也是一名自学成才的设计师,他1952年在纽约成立了一所设计事务所,50-60年代间事务所输出的大量设计都具有版面结构平稳、高度次序性及理性的视觉传达等瑞士平面设计风格的特征,因为他在纽约期间大量接触到欧洲,特别瑞士的平面设计作品,出自欣赏与认同,所以就将这种风格有意的运用到自己的商业作品当中。

 

哈拉克在设计时候也直接采用了瑞士的网格设计法来组织自己的设计元素,所以作品都存在一种前面叙述过的“透明的规律感”,后期他喜欢用照片拼贴的方式进行设计也仍然是将照片有序的安排到网格里,所以成为了一种很典型的瑞士风格。

60年代他为美国最大的书籍出版公司麦克戈洛希尔公司相继设计了350书籍,这些书籍几乎都存在瑞士平面设计特征,由此影响了不少年轻设计师,由此让这种风格开始流行起来。

由于这些先行者的努力,瑞士平面设计风格从50年代开始在美国风行,一直到70年代才慢慢被后来更多元化的一些风格进行补充,而这个时候瑞士平面风格已经被正式称为“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影响了全球的设计风貌,波及到其它国家后一直占据主流到90年代才有所式微。

 

所以我们发现2000年左右有大量三维、质感类的设计,其实也算是为了突破这种风格的多元探索,后来再流行起来的扁平化设计正正是这种风格的一种复辟或者说演变,我们发现扁平化设计这个风格其实跟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对比还有有进化的,比方2.5d这种模式,其实就是用两个纯平面进行正相交的结果。

以后假设你再跟其它设计师交流起扁平化风格时,你就能按此渊源头头是道的说出来龙去脉了。

 

今天我们先聊到这里,最后欢迎到作者主页关注公众号,有视频版本链接。

 

下一期我们聊:为何瑞士手表如此著名

 

谢谢各位,下期再会!

0

评论0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